文章目录[隐藏]
泉州金苍绣怎么样?哪里有关于泉州金苍绣的最新图片和介绍?下面,挑挑礼的特产推荐官“陈柏源”给大家重点介绍的就是福建省泉州市知名特产泉州金苍绣。如果你看完后对泉州金苍绣感兴趣,下次去福建泉州玩,不妨带些当地特产泉州金苍绣给家人朋友、亲戚长辈们,作为礼物送人也不错。快来一起详细了解吧。
泉州金苍绣的基本介绍
刺绣,古称针绣,是用绣针引彩线,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,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,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一。据史料记载,刺绣的起源可追溯到虞舜时期。泉州绣品古称刺桐绣,明清以来流行于闽台两地的宗教绣品,采用的是刺桐绣的一种特长刺绣技艺金苍绣。金苍绣与唐时“蹙金绣”工艺相同,罗缎的底子,上面用金丝线绣出各种美妙的纹样,特种针法有荔枝跳、菠萝凸、三叠线、龙鳞迭甲等。
宋、元之际,刺桐缎举世闻名,刺桐绣逐渐普及,由家庭妇女的职业逐步成为商品性生产,同时出现专营的绣铺。古代泉州城分设铺境进行管理,宋代泉州城内东隅有个“衮绣铺”,传说就是刺绣业的集中地。衮绣者,绣制朝服之缩称。南宋南外宗正司迁泉州,皇亲集中泉州居住,带动了泉州刺绣业的繁荣。泉州自宋以来,有“此地古称佛国”的美誉,至明清,地方戏曲繁荣,宗教绣品和绣制戏服、道具需求量大,推动了刺绣业的进一步发展。
应用金苍绣的闽台宗教绣品,主要有庙宇绣品、道场绣品和阵头绣品,如佛服、绣佛、凉伞、大纛、幢幡、龙蟒桌裙、阵头绣旗等,此外,戏服、喜庆绣幛等也应用金苍绣。
泉州金苍绣佐证了闽南文化的历史源流。据报道,“蹙金绣”只在古代文献和白居易的诗中提起过,它的工艺早已失传。又据史料,台湾佛教的传人起自汉人来台之始,郑成功来台后,大批汉人拓殖垦荒,佛教的信仰渐次朝向组织化。由于郑氏以台南地区为政经中心,所以台南地区同时也是台湾本岛佛教的发源地。现在,台湾的宗教绣品主要来自泉州“锦绣庄”,台南也有一家“锦绣庄”,经营泉州的宗教用品。
清末民初,泉州地区的绣铺曾达十多家,刺绣工数百人,最多时有三四千人,著名的承天巷“得春堂”绣铺,开设于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,如今在电脑绣花冲击下,泉州传统刺绣专业队伍大大萎缩,人们甚至无法找出“得春堂”绣铺的旧址。泉州金苍绣与已经被认为是失传的“蹙金绣”工艺相同,富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,亟待保护。
产品特点
泉州金苍绣传承了古老的刺绣技艺,是民间艺术的活化石,佐证了闽南文化的历史源流。泉州金苍绣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,色彩鲜艳,立体感强,有鲜明的泉州地方特色,富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。
历史民俗
泉州绣品古称刺桐绣,明清以来流行于闽台两地的宗教绣品,采用的是刺桐绣的一种特长刺绣技艺——金苍绣。金苍绣与唐时“蹙金绣”工艺相同。
宋、元之际,刺桐缎举世闻名,刺桐绣逐渐普及,由家庭妇女的职业逐步成为商品性生产,同时出现专营的绣铺。古代泉州城分设铺境进行管理,宋代泉州城内东隅有个“衮绣铺”,传说就是刺绣业的集中地。衮绣者,绣制朝服之缩称。南宋南外宗正司迁泉州,皇亲集中泉州居住,带动了泉州刺绣业的繁荣。
泉州自宋以来,有“此地古称佛国”的美誉,至明清,地方戏曲繁荣,宗教绣品和绣制戏服、道具需求量大,推动了刺绣业的进一步发展。
清末民初,泉州地区的绣铺曾达十多家,刺绣工数百人,最多时有三四千人,承天巷“得春堂”绣铺开设于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。
声明: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,作者:陈柏源,版权归其所有。挑挑礼・特产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、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iaotiaoli.com/techan/36279.html